建築設計與安慰劑


 



過年前連續好一陣子氣候陰晴不定,咳嗽也一直沒好,偏偏又遇到學期末的評圖旺季,一連參與好幾個學校的畢業設計評圖,雖然火力不如以往,但也讓我多了一些時間思考整個畢業設計的選題現象。


 


一般說來,不管是二技、四技還是一般大學的建築系,最後一年的設計都稱之為畢業設計,而且幾乎都是為期一年,雖然有些學校允許部分學生可在上學期結束時,以突出的表現挑戰「提前」結束畢業設計課程,但畢竟只是少數,對於大部分的建築系學生而言,整個建築教育學程的最後一年,就如同某些原住民部落的「成年禮」一樣,必須養成足夠的體魄與面對未來的勇氣之後,方能稱為「成年」,方得進入未知的叢林尋找未來的人生,如果拿這個標準來檢驗這幾天看到的現象,顯然結果依然令人擔憂。


 


先不管題目的類型為何,在上半場哨聲響起的成果展示中,至少應該看到學生對於「命題」,也就是題目架構的完整陳述,不論是規模較大的都市設計、框架清楚的「純」建築設計,或是閒置空間的再利用設計,不管是先有基地還是先有議題,至少學生都應該能夠清楚的描述「設計課題」,甚至提出明確的解決對策,可惜結果並非如此,那兩週看過的畢業設計當中,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連「課題」是什麼都還沒搞懂,在一堆乍看很有內容的大圖輸出上,很多人的標題竟然是如同囈語般的一句話,例如:「遊蕩在未來與過去之間」,或是「探索都市的靈魂」,然後呢?當被問到這個設計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時,同學不是語焉不詳不然就是答非所問,世故一點的還來個不理不睬,這些充滿文藝氣息的「標題」也許可以當作散文或是新詩的寫作題目,但不知為何可以當作一個得要解決或是探討一些切身問題的畢業設計題目?而與之屬性不同,然而結果卻非常類似的,則是那些拿著公共工程的競圖須知直接當作program來做設計的同學,雖然基地清楚、計畫完整(反正都是別人給的),只是學生心中一樣空空如也,完全提不出任何主張,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語氣平淡眼神渙散,例如「某某流行音樂中心」,或是「某某鄉行政中心」。


 


這種「不著邊際」與「完全放棄」共存的現象,其實非常普遍,有些基地與題目甚至還是老師指定的,所以如果單從選題的適切性來批評學生,既不實際亦無幫助,例如做「某某流行音樂中心」的同學,既然事已至此,我反而希望他以學生的角度對既定的計畫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行尸走肉般的堆砌出一堆量體與造型,以為這樣就是做設計,至於洗禮之後的真正收穫就更不用談了。


 


另外還有一種現象也非常值得擔憂,多數的建築系學生,顯然都不太清楚「建築設計」與「藝術創作」的真正差別,可能是受到社會現象或是某些文化販子的影響,他們常以為自己也是藝術家,只是他們可能不知道,即便「藝術創作」也不能自我設限到無法溝通的境地,更何況是建築設計?我們不能因為無力或不願意面對一些真正存在的問題,就只好當作這些問題不存在,然後找到一個以藝術為名的遁逃之門,事實上「建築設計」本來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雖然「設計」本身也會製造問題,但總不能連基本問題都解決不了吧,就好像發明新藥一樣,再怎麼不濟,總不該發明一種形狀特殊顏色漂亮卻無法解決病痛的藥吧,然而今日學校的潮流似乎完全默許學生提出如同安慰劑般的作品,無須解決真正的問題,只要有個樣子即可,忘了建築設計涉及的問題非常龐雜,把四年或五年的時間用來解決或面對實際問題都已經不夠了,哪裡還有閒暇可以無病呻吟一番?可惜很多建築系的老師並未正視這個陳痾,常常一廂情願的相信只要學生能在期末評圖時提出夠嚇人的建築圖說與模型,畢業設計的意義就已達到,工作就可以交差,這種現象不管說了幾年都一樣,聲嘶力竭之餘我反而覺得,與其期待老師們自我調整並協助學生認真面對建築設計的本質,不如轉而安慰並鼓勵學生,希望他們把學校的種種當作進入社會前的預習教材,因為構成社會的人也是構成學校的人,成分本來就差不多,學生若真的想對自己的成長有所交代,最好走在老師前面,不要侷限於老師的指導當中,這樣即使題目被定的無比僵化,只要用心思索,只要努力不懈,絕對會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看法與見地。


 


沒有不能作的畢業設計題目,只要是基於解決問題的前提下,任何的題目都有探討的空間,只是這樣的認知顯然無法成為主流,在視覺效果凌駕一切的今日,認真而務實的探討身邊的種種問題,或是努力探索建築設計對於社會究竟有何用處的反省,似乎日漸稀薄,每年看著這樣的情況,都會讓我想起魔鬼終結者第一集的片尾,那時莎拉駕著吉普車準備前往末日避難處,在最後一個加油站停下時,望著前方滿天的烏雲,那種暴雨欲來卻又無能為力的景象,我當然希望風暴雨永遠不會來,只是又有誰知道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ishman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