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工地與音樂


 


這兩天住家附近有個樣品屋工地正在施工,由於有點距離,本來不覺得吵,等到蹓狗經過時才發現真的是震天價響,緊鄰的住戶也許都是上班族或是聽障人士,所以好像還沒有人出來比比中指或是明確的表示不爽,不過撇開噪音與樣品屋的道德正確性不談,那個工地所播放的音樂還真是耐人尋味。


 


好像從很久以前開始,台灣很多工地都會在工作時間播放一些背景音樂,原因不明,可能是為了提振工作情緒或者避免師傅們無聊吧,其必然性就像保利達與維他露的雙P結合一樣堅不可摧。所以小自一般室內裝修工地的小收音機,大到樣品屋工地透過擴音器的強力放送,場景一點也不陌生,連音樂的內容或是廣播的頻道都大同小異,氣氛雷同到令人抓狂,還以為熟識的工班就在裡面工作,直到探頭一看才清醒過來。


 


為何要這樣子播放音樂,或者說為什麼要播放「這樣的音樂」,我跟太太討論過不下十次,就是沒有答案,我當然不喜歡那些電台或是那種音樂,也非常不齒那些把台語文化低俗化的傢伙,但不喜歡並不代表那些極為通俗的民俗音樂「不好」,事實上有一拖拉庫的人還很依賴這些製作粗糙的音樂或是賣膏藥節目呢,所以對他們而言,這些背景音樂也許是「好的」,沒有背景音樂的工地是黑白的,只有背景音樂能夠將工地轉換成另一種場景,讓你避開看似悲苦的人生,所以你可以一邊幻想你是情傷的人一邊拾起電鑽鑽鑽鑽,或是假裝剛剛賭輸一億然後拿起電鋸鋸鋸鋸,所以我絕不否定這種需求,因為這已經變成某種心靈寄託了,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會問:難道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為了證明是否有更好的選擇,下一次公司有裝修工地時,我應該準備一些音樂跟一些器材,然後開始測試背景音樂對於工作效率的影響,與妻商談後,目前決定的曲目如下:拆牆時播放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而且必須挑選適當的喇叭,利用其低頻震撼力先行震鬆牆壁,以達事半功倍之效,必要時應事先排演,確定打牆師傅能夠跟得上那些砲聲的節奏,當然尾奏結束後那道牆也要應聲倒下才夠水準;放樣的時候,巴哈的賦格顯然是首選,因為「對位法是複音音樂中,組合數個旋律線(聲部)的作曲技巧風格,不同線條同時進行,思考水平的音樂向度,強調線條獨立與內在邏輯的關係」,所以基於放樣與線條的關聯性,不用賦格還用什麼?當然此時保力達的供應量要適度增加,必要時應搭配氧氣面罩與其他提神飲料。等到全面作業,當釘槍與電鋸齊鳴,電鑽與鉋刀共舞之時,就是開始搖滾的時候了,為了避免全體人員過度亢奮導致早衰,過重的或是過度冷門的搖滾樂最好不要,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採用QueenWe Will Rock You,想像那種汗水與鼻水同流的街頭風格,顯然可以將全體士氣提昇至最高點;到了完工清潔階段,當然就是通俗歌曲的時間了,這個我就不挑了,反正選擇太多了,O Sole Mio不錯,如果可以把歌詞投影在牆上,清潔人員一定可以一邊打掃一邊將那種「啊,多麼輝煌燦爛的陽光,暴風雨過後天空多麼晴朗,清新空氣令人精神爽朗」的意境轉換成一塵不染的工作表現,萬一沒找到「合法」的版本,卻播成某台籍天王的閹雞版「我的太陽」時,影響也不會太大,反正屋主日後還是會自己清掉那些噁心的音符。


 


所以我在想,有沒有一種行業叫做「工地DJ」?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leishmannf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